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,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提出的殷切期望。兩年前,浙江溫州在全國率先啟動創建新時代“兩個健康”先行區,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。今年以來,溫州民營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,市場主體達114.8萬戶,在冊企業總量突破30萬戶、增幅居浙江省首位。
一邊是互聯網企業“大咖”,另一邊是“青藍新學”班級學員。近日,溫州民營經濟學院組織新生代企業家來到西子湖畔,與知名企業家共話數字經濟發展。
“青藍新學”班設在溫州民營經濟學院,專為溫州新生代企業家量身打造,首創長訓班機制,每屆吸收40名學員,學制3年。在溫州民營經濟學院,當地黨政干部和企業家“同在屋檐下學習”,旨在助推民營企業家在“兩個健康”先行區創建中實現蝶變。兩年間,溫州成立民營企業家“新時代講習團”、出臺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的意見、設立“溫州民營企業家節”、推出“三清單一承諾”制度,推動形成“辦事不求人”的新風尚。
浙江省委常委、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告訴記者,創建新時代“兩個健康”先行區,對溫州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,溫州要在創新中破題,在轉型中發力,先行先試,樹起民營經濟發展的標桿。
每年的11月1日,是“溫州民營企業家節”。記者了解到,溫州的民營企業家與溫州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建立了微信群,有問題可以隨時在群里反映,實現無障礙溝通。
“在溫州,政府部門的服務非常到位,甚至經常想在企業的前頭?!北简v激光董事長吳讓大告訴記者,今年受疫情影響,公司一度出現資金鏈緊張狀況,相關部門得知后,很快匹配到“金融12條”優惠政策,僅兩天時間就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題。
“急企業所急、想企業所想”,今年上半年,溫州落實企業減負紓困“惠企28條”“穩經濟32條”“金融12條”等系列政策,累計向6841戶企業發放首次貸款282億元,金額同比增長64%。今年已為企業減負360億元,是去年全年的1.6倍。
溫州在改革開放中占得先機,也更早面臨轉型陣痛:產業結構單一、核心技術缺乏、傳統制造盛況不再。今年以來,溫州啟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和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動。上半年部署實施制造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,新增智能化改造項目881個、“上云”企業5258家、工業機器人1416臺、5G基站4812個,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全省第一。
厚積薄發,崢嶸初顯。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從規劃走向建設;中國眼谷、中國基因藥谷、大唐5G、北斗產業基地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布局溫州;國科大、浙大溫州研究院等38個創新載體,31家市級以上創業創新服務綜合體,146家市級以上孵化平臺紛紛落地。今年前8個月,溫州新招引落地創新型重大科技項目數達年度目標的112.5%。